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大数据研究

阅读: 评论:0

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大数据研究
文化研究
现在去泰国怎么办签证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大数据研究
叶尔奴儿·哈诗待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摘    要:本文以中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提炼出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成果
与存在的不足。研究显示,当前我国的博物馆发展整体上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各地区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
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的存在制约了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互联网
+与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未来,我国的博物馆发展将重点向智慧通达的博物馆模式、博物馆+社会组织模式、走
向博物馆+产业经济模式转变。途牛旅游网介绍
法国旅游注意事项及禁忌
关键词:博物馆;发展现状;大数据;趋势
一、研究背景
博物馆是近代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以教育、保护、收藏、展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见证物的非营利性组织,博物馆内所展示的物品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或自然意义,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历史、展望未来、认识自然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于博物馆的研究也在不断,基于海量数据的分析正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从2008年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十分迅速,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博物馆数量达到5354家,累计接待各类参观者11.26亿人次。为进一步明确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必须对我国博物馆当前的发展数据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实现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二、研究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中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网·中国博物馆一览”、《2018年全国博物馆名录》,以及相关互联网资料等。本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一定的汇总加工分析,以探讨数据所反映的规律性内容。
三、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大数据分析
(一)中国各省市博物馆数量
自2008年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博物馆文化事业,通过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等诸多方式,新建或改扩建了一大批博物馆。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可知:山东省、浙江省与河南省成为我国博物馆数量最多的三大省区,其中,山东省博物馆数量高达541家,遥遥领先其他各省市。但是,我国西藏自治区的博物馆数量却仅有1家,与山东省的差距较大。
(二)中国各省市博物馆性质
不同博物馆的建设目的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在投资方上也有国有与非国有资本区别。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可知:2018年中国博物馆中文物性质的博物馆以河南省居首达到189家,而行业性质的博物馆以江苏省居首达到84家,非国有性质的博物馆以山东省居首达到311家。
(三)中国各省市博物馆质量等级
博物馆质量等级反映了博物馆的建设规模、藏品等级与数量以及社会影响力等状况,目前,我国各省市博物馆质量等级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可知:北京市文物质量等级为一级的博物馆有14家在全国居首,广东省文物质量等级为二级的博物馆有24家在全国居首,浙江省文物质量等级为三级的博物馆有33家在全国居首,山东省文物质量等级为无等级的博物馆有489家在全国居首。
(四)中国各省市博物馆馆藏总量与参观人数
博物馆馆藏总量直接反映了博物馆的行业影响力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一般而言馆藏总量越大越能够给予人们全面的历史文化认知或自然事物认知。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可知:2018年中国各省市博物馆馆藏总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北京市馆藏总量居首,达到6972742件/套,而西藏地区馆藏总量较少,仅为50194件/套;整体来看西部省市的博物馆馆藏总量均明显低于中、东部地区。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可知:江苏省博物馆参观人数在2018年高达8060.61731万人次,但是,西藏自治区博物馆参观人数在2018年仅为29万人次;不同省市博物馆参观人数存在巨大差异。
丹东市
全州县属于哪个市四、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之一——智慧通达的博物馆
2018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全国主会场活动中,国家文物局和百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AI博物馆计划”。这个融合了智能搜索、智慧地图、图像识别、语音交互导览、机器翻译、AI教育等功能模块而成的计划,拟联合湖南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尝试AI博物馆解决方案的落地与对接,让观众通过新科技手段获取更加详细、生动的线下博物馆及展品信息。
(二)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之二——博物馆+社会组织
长春免费景点大全
这里的社会组织指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由于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它不仅成为了博物馆进行教育的对象,也为博物馆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提供了新的方向。博物馆可以借助社会组织的优势、力量和资源,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挖掘社会组织的潜在功能,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跨界联合,打造博物馆联盟。以联合办展、课题研究、项目合作、教育服务等方式,扩大博物馆的交际圈和涉猎面,输出博物馆的价值体系,输入其他社会组织的多元价值信息,实现馆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流通互动,促进博物馆主体功能的发挥和延伸,让资源利用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化。
(三)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之三——博物馆+产业经济
博物馆或博物馆以自身实体为依托,发挥特有优势和经济价值,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空间资源、智力资源、品牌资源,将博物馆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有机融合,产生经济效益,实现产业业态的多元化、复合化,带动区域软实力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形成博物馆经济。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优势,利用文物资源,推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项目,打造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做强文化特领域。通过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拓宽社会资金进入博物馆经济的渠道,全方位拓展博物馆经济产业链。
参考文献:
[1]高原.大数据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浅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3):122-123.
[2]苏逸文.大数据背景下博物馆展览策划的分析与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4):146-147.
[3]何涛.大数据时代博物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41-42.
85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本文发布于:2023-09-14 09:01: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6209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博物馆   发展   社会   数据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