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鸭绿江到朝鲜犯法吗 [鸭绿江导游词范文]

阅读: 评论:0

鸭绿江到朝鲜犯法吗[鸭绿江导游词范文]
鸭绿江导游词篇一:丹东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今天由我竭诚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在这段期间有什么事情,请不要客气的对我说出来,我会竭尽全力为您解决。
丹东市,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位于辽宁省的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
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临黄海,大陆海岸线长
120km,沿海有30多个岛礁。总面积为14910平方km,市区面积为832平方km。“七山一水三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丹东地理特点。
丹东总人口240万,现辖三区二市一县(即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东港,凤城,宽甸),城市人口81万人。少数民族20个,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占全市人口的32%。
丹东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两国中间仅相隔一条江,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鸭绿江,当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从这里雄赳赳气昂昂、义无反顾的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的。
临夏旅游景点有哪些
十三陵水库简介丹东,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是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是中国也是亚洲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
丹东市因为距离黄海较近,受其影响,气候宜我,可谓冬暖夏凉。东北的冬天比较寒冷,可丹东寒冬期仅有182天,历史最低气温只有零下18度。夏季炎热期也仅有50天,平均高于25度的炎热期也只有20多天。因为气温比较适宜,主要的农副产品有板粟、草莓、柞蚕、柱参、对虾,海产品品种相当丰富。
丹东市辖区内共有29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4%之多。主要是以满、
蒙、回、朝xian族居多。早在300多年前,满族八旗兵勇就驻扎在凤凰城和通远堡一带,后来在康熙年间,大批八旗兵勇携家眷入关,同时调蒙古族人进关驻边垦荒,一改少数民族游牧移居的生活习惯,从此居下来,丹东现有凤凰城市和宽甸县两个县是满族自治区。
广西科技大学丹东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风景点八个,分别是凤凰山风景区、青山沟风景区、天桥沟风景区、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水丰湖景区、河口景区、太平湾景区。省级风景点多处,如鸭绿江公园、锦江山公园、大鹿岛海边度假区、虎
北戴河昌黎黄金海岸
山明长城遗址、大孤山古文化寺庙建筑、五龙山、五龙背温泉等。旅游特相当丰富:有山、水、奇石、温泉、历史人文景观、少数民族风俗人情等。还有边境特旅游项目,赴朝鲜一日游、四日游、五日游;乘船赴韩国七日游等。深圳十大必去的地方
丹东市的市树为银杏树,市花为杜娟花。
在您乘车游览市容时会发现,主要街道两旁都被绿的树林覆盖着,这种树就叫银杏树,据调查,亚洲共有五条街道被银杏树覆盖着,其中丹东就占了三条。现在丹东市政府还在加大城市绿化的投入,并对站前市容部分做了长久规化建设,不久的将来,当您再来丹东时,会发现丹东市容市貌有更大变化。
丹东自然风貌保存完好,旅游资源含量丰富,北有层恋迭嶂的青山为屏,南有蜿蜒舒缓的鸭绿江与烟波浩淼的黄海相连,万里长城东端起点邦山台、万里海疆的北部起点江海分界碑、弹痕累累的鸭绿江断桥,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与江、山、湖、海、林、泉、河组合成无数奇观奇丽的景观。
丹东的风景旅游资源占辖区国土面积的10%以上,有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16处。鸭绿江、凤凰山、青山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大孤山、天桥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鸭绿江湿地、白石砬子是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有五龙山、天华山、
黄椅山、大梨树、蒲石河等。
虎山长城
游客朋友,我们的车正从市区向虎山方向的古长城遗址驶来。现在游车正路过振安区的九车城镇政府,坐在车里,大家便可看到立在路旁山上的那座石碑。我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石碑的来历。这座山名叫日本山。现改名为镇东山,山上埋有日俄战争时期的一位日本将军,并立了这个石碑做为一个历史遗迹,石碑没有被拆迁。
虎山位于丹东市东北1500m处虎山形似卧虎,昔日的安东八景之一“虎耳双峰”和对岸朝鲜八景之一“统军亭”隔江相望,站在山顶烽火台上远眺,马市沙洲和朝鲜的新义州市尽收眼底。虎山地势险要,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地,是著名的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
在进入虎山景区之前,我们遥远虎山,纵观后你会发现那掩映在崇山绿水间影现出来了一个仰卧的睡美人呢,从西向东依次是长发、头部、胸部、衣裙、栩栩如生。
附近的7天连锁酒店当看到耸立在鸭绿江边的虎山长城这一庞大的历史遗迹时,相信大家一定很激动,在没登长城前,请给我5分钟,让我把虎山长城的概貌作一下介绍:虎山原名马耳山,因两个并排高耸山峰,状似两只竖长的虎耳,亦称虎耳山,至清代渲化为今日的虎山。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平地孤耸,视野开阔,
作为国门,长城选址虎山,确有军事意义,任何懂军事的人都知道,控告战斗的主动权,首先必占据制高点,所以在虎山建长城顺理成章。而翻开丹东现存的古志书,也早有记载,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丹东就开筑长城,秦统一六
国,丹东继续筑长城,直到明代,才确切了长城在丹东的地位。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是由当时的总兵韩斌督建的,当时也称“辽东边墙”。主要包括长城墙体、墙台、敌台、马面、烽火台、护城河、拦马墙等。明巡抚都御史王之浩,登临虎山要塞时,曾写下《登马耳山望朝鲜》诗,诗云:“高头极目海之东,指点扶桑可挂弓,衰柳迷烟知驿古,寒鸦带月撑天空。江山不尽关山迥,帝德无私雨露同。却笑楼船成底事,海边枯骨战图功。”诗中将虎山的地势、关边的冷肃,古战场的残酷,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但由于历史的误会和历史的延误,直到1990年12月,辽宁省、丹东市两级政府邀请全国的长城学者、长城专家,敲定虎山长城的历史地位,彼此丹东才理直气壮向世人宣布:明长城的起点在丹东,丹东拥有明长城的第一块砖。
在景区广场这块巨大的岩石上刻有一首诗:“清清绿江水,巍巍虎头山。长城从此始,万里壮神州。”这是国家文物局石建筑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先生于1990年题写的。

本文发布于:2023-05-19 16:30: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4146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虎山   长城   丹东   鸭绿江   历史   朝鲜   丹东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