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预报试卷

阅读: 评论:0

1.一些固定的或可变的因子影响可燃物燃烧、蔓延 这些因子统称为      火险因子   
2.今物燥,注意防火这类宣传属于 定性研究方法    得出的判断
3.我国森林火险等级多采用  5
4.森林可燃物易燃等级区划一般不考虑  短时间天气变化     
5.世界上第一个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林火预报的国家是美国
6.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计算机预报,并建立方程达到掌握林火规律的方法为    林火模型龙岩永定土楼一日游        
7.不仅用当日的空气湿度,还考虑前几天空气湿度对可燃物含水量的影响而进行的林火预报方法是  时效湿度法       
8.  林火预测预报因子的时候,若想了解其一天的变化,应进行多次观测通常是在 2:00  8:00  14:00  20:00       
9. 利用无线电定时向空中气象卫星发射电波,然后将信息通过电讯号转回地面,通过计算及处理来获得卫星气象资料和天气图像的林火气象站是    无人气象观测站
10.在林火发生后,对可能表现出来的潜在林火行为做出定量化的预估和预报的预测预报为  地带性火险预测预报         
11.林火预测预报的特点有  系统性  综合性  预见性    
12.森林火险等级的含义有 森林可燃物易燃等级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 13.统计学方法是目前林火预测预报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林火历史资料 )通过统计学方法出林火发生发展规律
14.利用林火模型研究林火预测预报时,可通过(物理    )(数字   )( 图解  )和( 计算机  )几种模型来完成
15.国内常用的林火发生预测预报中双指标法指的是( 着火指  )和(  海南旅游价格表蔓延指标  )两个指标的研究
16.  林火预测预报的时效性可分为( 长期   )(中期    )和(  短期 )三种预报方法
17.与森林火灾密切相关的林分特征结构有( 林龄  )( 林相  )(  林分的郁闭度
18.高火险天气是指( 高火险性   )和( 次高火险性    )出现的天气
判断:
1.林火预测预报的时效比天气预报时效相比要长一些(错
2.森林火灾超长期预测预报是指对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火灾可能发生情况进行的预报,多以年作为单位(对)
3.一般来说,单位面积上树木烧死的比例与火强度成反比(错)
4.全面的火险等级预报,应该同时考虑森林可燃物易燃等级区划、林火气候区划和森林火险天气等级的共同影响(对
5.时滞是指不同种类可燃物含水率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也就是指时滞小的可燃物种类对环境变化反应慢(错)
6.林火预测预报应以全国各省级预报为主,以各地县预报为辅(错)
7.风力灭火机是利用强风可引起灭火的作用这一理论来设计的(对)
8.降一次大雨,避免发生林火的安全日数不超过3~5天(对)
9.林火行为:是指一场火从被点燃开始,经过发生发展,直至熄灭的整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
10.火险等级是把森林火灾发生的危险程度,用确定的标准衡量后划出的等级。
11.林火预测预报:通过凋查测定某些自然和人为因素,使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林火发生的可能性、潜在火行为、控制林火的难易程度以及林火将造成的损失等作出预估和预告。
12.森林可燃物易燃等级:按照森林植被的类型、可燃物的数量和立地条件,同时考虑纬度、地形、火源状况等不随时间变化的因素的影响,将发生林火的危险程度不同的区域加以区分,划分成等级,即森林可燃物易燃等级区划。
13.火险性天气频数:是指全年各级火险性天气频数的综合值。
林火预测预报的内涵构成要素:1)预测预报的实施者(2)预测预报的依据 3)预测预报的技术  4)预测预报的对象  5)预测预报的结果
14.简述林分结构特征对林火的影响它们所形成的林火环境和森林可燃物对林火发生发展的影响是相互交织的。例如,幼龄林时期,在林分郁闭之前,通常是单层的、树冠不连续、郁闭度较低,林下阳光充足,喜光、旱生的草本植物和灌木孳生,林下细小可燃物种类、数量多,在森林防火期,“引火物”的数量大,容易诱发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火灾之后,给幼林带来的损失也较大;郁闭后林木生长速度加快,不仅林下喜光旱生的草本植物和灌木减少,而且林下活地被物的总生物量也减少,而耐荫较喜欢湿润环境的林下植被的比例增加,不利于林火的发生发展;到了过熟林阶段,林木进入衰老期,林木生长很慢直至停止,生理功能衰退,林内病腐木、风倒木和自然损数量增加,林木蓄积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出现负增长现象,喜光、早生的草本植物和灌木再次侵入,取代耐荫湿生的林下植被,使森林火险等级提高。
15.林火气象研究对象和任务目标有哪几点(1)建立林火观测台站网,观测和预报火灾天气,为防火和研究林火天气、林火预报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林火发生、发展、熄灭过程
中的天气条件及变化规律,研究林火行为特征的天气指标,为预报火灾发生、蔓延提供理论依据,解决防火、用火、扑火中的应用气象技术和方法。 (3)研究森林火灾季节(防火期)形成和变化的气象和天气规律,全面掌握森林火灾的时间、地点、数量分布规律和天气条件的关系,为制定防火设施规划、防火经费预算提供参考。(4)研究防火、用火、灭火新技术应用的天气条件,提供应用新技术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天气指标。如飞机巡护航线的天气预报,研究安全用火的天气指标和化学灭火、人工降雨灭火等有利天气条件,提高新技术应用的经济效益。
16.林火预测预报研究中的有关问题青藏线旅游攻略1)林火预测预报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林火预测预报的准确性依赖于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林火预测预报中主导因子的选择预测预报因子的测定(羊台山要爬几个小时2)预测预报应以各地县预报为主以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预报为辅各地预测预报因子差异大预报的重点使用对象不一致森林火灾预报应面对林区和广大农村(3)关于火险性天气频数浙江普陀山天气预报火险性天气频数是指全年各级火险性天气频数的综合值。通常以最高级火险性天气和次高级火险性天气出现天数与全年天数的比值来表示。
17.综合指标法的基本原理根据无雨期间空气中水汽饱和差、气温和降雨的综合影响,来
估计森林的燃烧性,并确定相应的指标数来划分火险性天气等级,便成为综合指标法的基本思路。
综合指标法的优缺点此法简单,容易操作,一套干湿球温度表即可,应用广泛。但是在我国东北林区应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存在以下一些明显的缺点。第一,它没有考虑到森林本身的特点。如在干燥与沼泽的松树林内,虽然综合指标可能出现相同的计算值,但实际上火灾的危险并不一样。此外,由于森林可燃物种类不同,其火灾危险性也存在明显差异。第二,气温在0℃以下就无法利用此方法计算综合指标。而我国东北林区春、秋季的森林防火期,往往由于寒潮入侵,1300的气温低于0℃的情况很常见。第三,在长期无雨的情况下,地被物特别是枯枝落叶的含水率变化不单纯是随着干旱日数的增加而递减,还受雾、露、湿度等因子的影响,这些因子明显影响到细小可燃物的燃烧性。第四,此方法没有考虑到风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风速越大,可燃物越干燥,森林火灾危险性也就越高。虽然在密林中风速较小,但是在无林地、疏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等区域的风速则较大,可燃物较干燥,这些区域常常是火灾的发源地。
万宁神州半岛

本文发布于:2023-08-29 07:31: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6026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预报   天气   预测   森林   火灾   发生   火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